广西灵山,地灵人杰,山清水秀,民风淳朴,素以热情好客著称。过年时,家家户户做粉利,笑迎亲朋好友,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。
粉利乃用灵山出产的优质大米,经过多种工序精心做成的。利字取大吉大利,顺顺利利之意,寓意在新的一年里,家庭事业顺利,兴旺发达。
灵山粉利,文化灿烂,历史悠久。
相传三国时,诸葛亮带兵南征到雁江,因水源被敌兵投毒,就命令士兵挖井,井水清澈、甘甜,煮饭嫩香,诸葛亮赞不绝口,叫士兵把米磨细,用井水煮成饭,卷成“饭团”,携带行军打仗,士兵吃了“饭团”后,士气大振,屡战屡胜,平定了南蛮(灵山属南蛮之地),这就是粉利的雏形。于是,“粉利”开始流入民间。
唐朝贞观之治,太平盛世,百姓安居乐业,粉利的做法和吃法在灵山广泛流传,经一千多年的积淀,形成了灵山粉利独特的吃食文化。
做粉利,选择灵山产的优质大米,最好是白木米。谚语云:江浙苏杭妹,灵山白木米。白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山清水秀,夏长冬短,雨量充沛,阳光充足。因之得天独厚的条件,白木米色泽光亮,坚实饱满,气味清新,成饭嫩滑柔软,口感好,香味浓。米去沙后,用清水浸泡一天,放入石磨磨成米浆,把米浆放入锅里煮,每次两水瓢满即可。煮成胶稠状,不粘手,起镬,用手反复搓揉,分成几份,再经多次搓揉,搓成长约18厘米,直径4厘米左右的圆柱体粉条。如果要做成颜色各异的粉利,就在煮浆时放入颜料,有大红的,花红的,粉红的。颜料是用灵山的山坡上,土名叫黄椒仔果浸泡做成。黄椒仔果是一种名贵药材,有清热解毒,清肝明目,健脾胃之功能。做成粉条后,放进锅里煮,煮熟透,捞出凉干,放入冷清水浸泡保存,防止开裂。浸粉利要经常换新水,防止粉利发酵。换水时,洗干净浸泡过程中粉利表面产生的黏滑物质,使保存的时间更长。
这就是名扬天下的灵山粉利。
炒粉利时,从水里捞出粉利,用清水洗,每种颜色都选择上,用粉利刷刷成细粉条,或者切成细片,把细粉条放进油锅里炒,盖上锅盖,细火,在锅边不断放入少许水,隔两三分钟翻炒一次,炒到粉利变软、有弹性、自然颤动,倒出一个大盘里。
配菜有多种多样,喜欢吃火筒菜的,火筒菜和瘦肉丝炒熟后,把粉利放进去一起翻炒。随着锅铲的搅动,眼前是五彩缤纷的柔软的粉利在跳舞,多么像穿着节日盛装的姑娘喜庆新春啊!这时,谁不感到生活是多姿多彩,美满幸福的呢?
第一碗,柔软爽口,不知不觉全进了肚子;第二碗,清香诱人,欲罢不休;第三碗,味道独特,恋恋不舍;第四碗,五颜六色,爱不释手……
灵山有民谣:正月留留,走亲访友,两条大粽,几条粉利,过村过垌悠悠去。谈工作,说生活,畅想明天。煎粽炒粉利真是香!转了几天,大粽粉利同样多,不知出自谁家手。
朋友,来吧!走进灵山,家家户户,传出欢声笑语,飘散着粉利的浓香,和着春风,沁人心脾,令人垂涎欲滴。吃了粉利,话了家长,宾主告别,握手再握手,再见又再见,送上沉甸甸的粉利,寄托浓浓的亲情、朋友情,寄托新年的希望和祝福。
莫乃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