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被韩文公戏称为“天下之穷处”的阳山,已今非昔比。这里风光秀丽,物产富饶,生活富足,已和全国人民一起迈进了小康社会。
温暖的春天,当你踏进阳山,你会被那漫山遍野的绿浪所陶醉。而板栗树就是其中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。
经过一冬的煎熬和抗争,板栗树原来光秃秃的枝丫缀满嫩黄的叶子,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慷慨馈赠的甘露,嫩绿的枝叶在春风温柔的抚慰下得意地欢笑着舞蹈着,仿佛向人们宣告蓬勃的春天已经来临。暮春时节,历经风雨洗礼的板栗树长得更加葱绿,一片茂盛。绿得逼人的叶子中间,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,探出脑袋露出笑容。栗子花没有花瓣,像一根三四寸长短的小棍,带着花粉毛茸茸地垂下来。春风吹拂的时候,挂着露珠的花朵满树摇曳,像一条条马尾迎风摆动,又如美丽少女的满头金饰环佩,叮当作响、熠熠生辉。那馥郁的花香,即使远在几里地也沁人心脾,令人心清神爽。多情的蜜蜂又怎肯错过这大好时机?它们拖儿带女全家出动,漫山遍野采摘那甜美的栗子花蜜。
秋天是丰收的季节,板栗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。板栗圆圆的有拳头那么大,但身上长满像针一样锋利的刺。如果一不小心被刺扎破,很快就会流出鲜血来。或许这些刺就是板栗保护自己不断成长的铠甲吧。板栗先是青青的、软软的,成熟后才变成金黄色。外面是长着利刺的一层硬壳。成熟时板栗的硬壳会自己裂开,果实里面的几个颗粒仿佛一个个小和尚探出头来咧嘴傻笑,这些就是板栗真正的果实———栗子。如果你要尝尝,还要撕开一层硬壳,剥去一层有绒毛的皮,方能真正享受到板栗的美味,工夫挺繁琐的。深秋时候,秋风哗哗啦啦吹起,调皮的栗子便从树上的果壳里纷纷跳到地上,仿佛一颗颗金黄的珍珠“的的得得”跳跃到盆子里,弹奏出秋天最为热烈奔放的丰收曲。
但无论怎么繁琐你都会不厌其烦的。栗子可以生吃,尤其还没长熟时特别鲜美。小时候,由于贫穷,连饭都吃不上,每当初秋时节,农作物都青黄不接,而家乡树林里的板栗风华正茂,长得异常诱人,我和一群小朋友便时常爬到树上敲打板栗,好不容易用石头砸开或用棍子撬开,再剥开板栗嫩白的“内衣”,有时手指头会被尖利的外刺扎出鲜血,但能吃到又爽又甜的美味,心里还是乐开了花。偶尔被大人发现,他们也只会一笑置之,嘱咐不要爬太高,不要摔倒,快点回家。煮熟或者炒熟后的栗子实在太好吃了,它又松又脆又香,令人百吃不厌。有时还用来炖汤,作为补品,别有一番风味。用场可真不少,人们还时常用来招待客人,阳山鸡蒸栗子就是当地香甜可口的招牌菜。尤其到了中秋佳节,更是送给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上好礼品。
板栗,有“干果之王”的美称,气味芳香,味道甘甜可口,是一种健胃补肾的上等果品。它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陶弘景的《名医别录》。唐代的孙思邈就说栗子是肾之果,肾病者宜之,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。宋代大文豪、大美食家苏轼有《服栗》一诗:“老去日添腰脚病,山翁服栗旧传方。经霜斧刃全金气,插手丹田借火光。入口锵鸣初未熟,低头咀瞧不容忙。客来为说晨兴晚,三咽徐收白玉桨。”对栗子的功效也推崇备至。
板栗的作用真不少,然而令我最为敬佩的还是板栗的高贵品质。它不择地不依水而居,不论土地贫瘠瘦弱,不占用良田沃土,在土坡、山坡上快速地生长,不用施肥,不用修剪,不用给它清理杂草,就能自然而然地长大、开花、结果,给人类带来无限的香甜、健康和快乐。
作者:方卫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