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乡愁,相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自己的独特记忆,或是美景,或是美食。可能是一座山、一条河,甚至是村头的一株古树。也可能是乡土小吃,油炸糕、热馇条,或者是糖葫芦。我的乡愁只在美景之中,可能是因为从小喜欢美术,对美的画面有更深刻的感受。春天的杏花坡,秋天的核桃沟,冬天的雾凇,始终是故乡小山村留给我的最美画面。
屈指算来,从参加工作离开故乡,到现在已经有31年了。小村三面环山,朝南方向较为开阔。西北方向有一座小山,离最近的人家约有200米。在这座山的东南坡,有一片野生杏树林,大概上百棵,每到四月中旬,杏花就会开放。此时春天刚刚来临,覆盖大山的林海还没有染绿,这一坡盛开的杏花格外显眼,是小村最亮丽的风景。杏花不但开得早,而且美得纯粹,如美人淡妆,大多是亮白之中透出粉意。仅有很少几棵树上的花瓣呈粉红色,在花丛中更显娇艳。今年春季,我和妻子回老家时正逢花期。顺着村里的路向北走,刚转过山头,就望见山坡上如一朵祥云降在山腰,一片杏花开得正浓。虽然杏花年年开放,仍不免赞叹自然的神奇。在我眼中,每一棵开花的杏树里,都住着一位花之精灵,她们共同选择这处风水之地,择邻而居,为小村带来春天的第一抹惊艳。远观觉得不过瘾,我们又爬到山坡上,钻进杏树林中,选花朵密集、颜色鲜艳的花丛看了又看,仔细端详。拍几张杏花照发到微信朋友圈里,即刻引来众多好友点赞,并艳羡地询问这是哪里的花海。回城之后,仍经常打开手机相册,翻看杏花坡的美景,每次品读都为这一坡杏花所陶醉,也为家乡有如此美景而骄傲。
核桃沟离杏花坡不远,向西约二里,就在一条进山小路的旁边。这里的核桃树都是野生的,高大挺拔,枝叶舒展,最高的核桃树有十二三米。经常进山的朋友都熟悉,山核桃树枝干比较稀疏,树枝修长,树皮呈灰白色。核桃林总是给人以挺拔、整洁、庄严之感,如等待检阅的方阵,又似在亭亭玉立地迎宾。俗话说:七月核桃八月梨。这是指农历来说的,公历八月下旬,核桃就成熟了。包着绿皮的核桃一串串挂在枝头,用如画美景诉说着“硕果累累”的含义。一般一串果实有六七个,也有的更多或更少。山核桃外壳极其坚硬,因此,要吃到清香的核桃仁并不容易。核桃结果有大小年之分,遇到大年,几乎每棵树上都有核桃,舒展的枝头捧出串串绿果,如热情的主人为宾客献上珍贵的礼物;遇到小年,则可能颗粒无收。这是自然调节,规律性很强。听说今年是核桃沟的大年,沟里生长比较集中的六七十棵核桃树,结出了大量果实。山核桃果仁虽然比家核桃小一些,但味道比家核桃仁胜出太多,上等的五仁月饼就是选用纯野生核桃仁制作馅料,那清新醇厚的香味总让有缘人经久难忘。
雾凇在小村并不多见,正因难得,一旦出现,总让人兴奋不已。最近一次在老家看到雾凇是去年冬季。那天上午,我们乘车沿公路行至离小村约二三里时,发现所有的树木草丛在雾凇装饰下,都成了精美的艺术品。停车欣赏,满目雾凇,如天尊临凡,仙风道骨,给人以圣洁之美。雾凇之美,美在气质。
我的乡愁尽在小村美好的画面之中。然而玩味之余,又不免生出一丝遗憾,在我的记忆中,独缺夏季之美。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”在我看来,盛夏之美,无出荷花之外。在小村南边,有一个小池塘,可惜没有人在池中种过莲。如果这里能有一池荷花,那乡愁之美就可以覆盖四季了。
相信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引领下,小村夏日一定会荷花满池。到那时,由杏花坡、荷花池、核桃沟和雾凇装扮的故乡必定更加美丽。
作者:张长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