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毛笔书法并不出众,可村子里结婚、进宅、春节,很多乡亲都叫我写对联,或许是“用者为师”的缘故吧。没有特殊原因,我一概来者不拒,笑脸相迎,热情相送,用心用功写好对联,传播民俗文化文明,不辜负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。
说实在话,每次接到写对联的“美事”,我又喜又忧,不免有点心理负担。除了唯恐写不好愧对人家,过意不去外,还心心念念着抽空完成额外的任务。上午、下午上课,抽不出身子;晚上,灯下红纸反光强烈,睁不开眼睛。因而,我一般会选择中午、黄昏的空间,牺牲午休,放下家务,花上个把钟头,割纸、折纸、选对子、书写,循序渐进,一环紧扣一环,方可写成。当然,碰上假日最好不过了,时间比较充裕,不那么紧张,倒轻松得多。凝视着写好的对联,红纸黑字,心里方释怀,才舒坦,不禁掠过一丝丝的欣喜。
我学写毛笔字,没有参加过书法培训,也没有临摹过字帖,更没有师从过名家,完完全全是“逼”出来、从零开始的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参加教育工作并在家乡小学任教,学校常常办墙报、办学习园地,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。那时候,没有电脑打印墙报、学习园地的内容,全靠教师毛笔手写。墙报学校主办,是学校“面子”文化工程,均抽调书法好的老师认真抄写。教室学习园地则由班级主办,担子落在班主任肩上,落在班主任手头上。作为班主任的我当然在所难免,自己动手,挥毫笔耕自己班级那块学习园地,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,让他们学习的触角延伸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,获取更广泛更丰富的科学知识。
凡事开头难。第一次办学习园地,我好像鸭子被赶上架,硬着头皮,第一次拿起毛笔颤颤抖抖抄写学习园地的内容,花了九牛二虎之力,弄得双手沾满黑乎乎的墨汁,好不容易才“大功告成”。埋头的写不甚留意,写完一看吓一跳,字写得东倒西歪又不成行,曲曲弯弯,像蚯蚓爬行的轨迹;字体大小也不一,有的过大,有的太小,恰似母鸡带小鸡参差不齐,令我哭笑不得,脸上陡生愧色,心里别有一番滋味。
吃一堑,长一智。在一次次举办学习园地中,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扬长避短,毛笔字一次比一次进步,越写越老练,越写越中看。不敢说自己写的毛笔字自“丑鸭子”变成“美天鹅”,可听到师生说喜欢看我的毛笔字,着实感到很欣慰,很自豪。
往后,我不再视写毛笔字为畏途,反倒喜爱上了它。兴趣是最大的动力,引领着我从写小字趋向大字拓展,涉足墨海的范围越来越广。从前春节,家乡不兴贴春联,也没有春联卖,家家户户大门小门都是买“门神公”贴,祈愿“门神公”斩妖除魔,看家护院,保佑全年平平安安。有一年,我家因买迟了,买不到“门神公”,父亲为此而犯愁,唉声叹气又无可奈何。总不能让家门裸着过年,我脑子一动,计上心来,买来大红纸亲手书写春联,填补了家门的空白。看上去,对联比“门神公”还醒目,还端庄,喜庆的色彩更浓厚,父亲这才破颜为笑,连声称赞“好看!好看!”
从那以后,我家年年张贴书写的春联,取代了“门神公”。邻居为之眼羡,纷纷叫我帮写春联,以至村里进宅、结婚,很多乡亲都请我写对联,墨迹遍及全村,全年飘香。
义务帮助乡亲写对联,是辛苦点,好处可不少。平时,我没有时间练毛笔书法,是乡亲们为我创造了练字的机会,提供了练字的平台,提供了练字的纸张,不至于狼毫“束之高阁”。断断续续地写,书法的誊写、欣赏、审美能力日益提高。每每听到乡亲“朱老师,字写得不错啊!”的评价,是赞美,是鼓励,更是鞭策,倍增了我继续努力写好书法,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信心,我可得万分感谢他们啦。
不过,淳朴厚道的乡亲深谙人情世故,知恩图报,结婚、进宅的喜糖喜饼总少不了我一份,甚至比人家还多些。书法做媒,对联传情,我与乡亲们的关系愈发密切,情感愈发深厚。这种感情是朴素的,可朴素的感情是最美丽的。
书写对联有大得也有小失。大多乡亲估算不准书写对联的用纸量,不是买多了就是买少了:多了,如数退还给他们;少了,就得自掏腰包补买。再者,书写对联难免写错写漏写落,自己又得重新买红纸重新写。不过,我倒不在乎这些小小的损失,还乐着呢。这些细节,是他们所不知道的。若是他们知道了,决不会让我出工又出钱,非偿还不可。这不是妄加的猜测,因为乡亲们心地善良,从来不会让好人吃过亏,所以我深信无疑。
曾经因写对联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。几年前,一位乡亲奔忙于筹备进宅的琐事,忘了写对联,直到进宅之夜晚上九时左右才匆匆忙忙找我写对联。“我眼花了,灯下红纸刺眼,看不见写,学校又有急事要出差,校长在等着,你去找别人去吧。”我便婉言谢绝了。他二话不说,悻悻而去,沿途逢人就说我瞧不起他,不肯给他写对联。此后,他一直记恨在心,远远看见我就回避,偶尔碰面我叫他,他也不应。时间总能消释前嫌,化解误会,直到今年才“破镜团圆”,重归于好,赓续家乡情兄弟情。
“不问辛苦为谁忙,愿为别人做嫁裳。”我很欣赏这一句话,也努力践行着这一句话,只要乡亲们需要,我就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,不辞劳苦,心甘情愿为他们忙碌,为他们干实事,做好事。
作者:朱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