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的夕阳将文津的牌楼镀上了一层玫瑰色的光晕,给厚重雄壮的牌楼,增添了平静柔和之色。牌楼下有人在散步、健走、喝茶、跳舞,有人站在湘江边观夕阳、摄影……文津对面的岳麓山顶,太阳如球,把半边天映照得辉煌灿烂。岳麓山却陷入了沉默的黑色。山下的湘江波光粼粼,挑染成了金黄色。橘子洲像一条巨鲸,似在往湘江深处潜游,将江面一分为二。江上不时有货船、游轮驶过。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的诗句忍不住脱口而出,好像这是从自己心里发出的声音。
一家三口,戴着口罩,并排站在牌楼下,指点着牌楼上的文字交流。他们应是外地来长的游客住在宾馆里,傍晚就近走走,湘江边吹吹风,才对“文津道岸,往返东西,术业共千秋,遥想簧宫理学;云气江声,绵延南北,风光招百侣,同挥健笔绘新图”的对联感兴趣。他们也对“湘江为旋,岳麓为琴,朱张弹出圣贤心”的话称颂不已。他们通过文字、建筑来了解长沙。
文津, 文是文化的意思,津指渡口。位于长沙市湘江东岸的“文津”与河西牌楼口的“道岸”是为了纪念宋代两位理学大师朱熹、张栻而建成的朱张渡,他们在“朱张会讲”期间经常在河两岸的渡口乘船往来,众多学子求学问道也多经过这两处渡口。
公元1167年,南宋理学大师朱熹,携学生范伯崇、林择之随行,从福建崇安启程,经过长途跋涉,抵达长沙。开启了长达两个月的讲学。朱熹讲学的地点位于湘江东岸的城南书院和西岸的岳麓书院。
城南书院位于长沙妙高峰下,始为南宋名相张浚的邸宅,建于1161年。其时,张浚之子,著名理学家张栻在此收徒讲学。因朱熹来访,与张栻共同讲学论道,城南书院声名远扬,使得它千古常新,成为湖南第一师范的前身,成就了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毛泽东、谢觉哉、田汉、徐特立、何叔衡、蔡和森、任弼时……许多志向高远、才华卓越的师长和求学者。
距今约855年前9月的一天,秋高气爽,岳麓山林子里秋果落下,山下的稻田金黄,岳麓书院的大门打开。不到四十岁的朱熹,意气风发地穿过茅草丛生的小径到达道岸渡口,坐船绕过橘子洲,抵达文津上岸。迎候朱熹的是城南书院的张栻。
今天的文津牌楼面对湘江中路一侧,竖立着朱熹和张栻的雕像,记录了他们当年见面的场景。两位理学大师,着长袍,朱熹手握书卷,他们相互致礼。雕塑掩映在桂花树下,迟开的桂花,传来阵阵香气。
朱熹和张栻面对面地讨论《中庸》里关于“中和”的概念。 朱张讨论学术问题十分热烈,“三日夜而不能合”。“朱张会讲”的消息轰动士林,远近的学子顺江而下,都被吸引过来,一时江上桅樯川流,洲上云树如烟。
去岳麓书院听讲的各路学子络绎不绝,骑着来的马几乎把饮马池里的水喝干,有人描绘说:“一时兴马之众,饮池水立涸”,可见当时,听者之众。
有专家称,也正是从这次会讲开始,岳麓山真正成为一座名山,岳麓书院也因此成为中国四大书院。
今年秋天,我赶了一个早,特意骑车经橘子洲大桥,绕道湘江西岸,把“朱张渡”的“文津”和“道岸”找齐了。道岸牌坊长长的影子投射到了马路对面的湖南大学。有人在这影子下跑过,走过,穿过了历史。几百年,又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?两个月的讲学留下了什么?
距今约855年里的时光,像湘江河里的流水一去不复返。但肯定有些东西留下了,流进三湘大地,流进湖湘人的血脉里,世代永存。
站在朱张会讲的同一位置,“泛舟长沙渚,振策湘山岑。”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如同泉涌。会讲的传播,成为湖湘文化的源头,滋润三湘,绵长亘古。
作者:袁丽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