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新课改高考作文是根据三则材料写一篇作文。其中第一则是这样的:“有一种热带观赏鱼,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,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,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。”
这段材料引自我的一篇短文。该短文名为《成长》,不是很长,全文录下:
某单位办公室门口摆着一个挺大的鱼缸,缸里放养着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。那种鱼长约三寸、大头红背、鱼鳍宽宽,长得特别漂亮,惹得许多来这儿办公的人都驻足凝神。
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,那些鱼在这两年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,依旧三寸来长,大头红背,鱼鳍宽宽,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生活,时而游玩,时而小憩,吸引着人们惊羡的目光。
忽一日,鱼缸的缸底被本单位头头那顽皮的小儿子砸了一个大洞,待人们发现时,缸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,十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那儿苟延残喘,人们急忙把它们打捞出来。怎么办呢?人们四处张望了一下,发现只有院子当中的喷水泉可以做它们的容身之所。于是,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。
两个月后,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。人们都跑到喷水泉边来捞鱼。捞出一条,人们大吃一惊,又捞出一条,人们又大吃一惊。等十几条鱼都被捞出来的时候,人们简直有点手足无措了。两个月,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,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长!
人们七嘴八舌,众说纷纭。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水泉的水是活水,鱼才长这么长,有的说喷水泉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,也有的说那些鱼可能是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。但无论如何,都有共同的前提,那就是喷水泉要比鱼缸大得多!
年轻人的成长也是这样的,要想使自己长大到极致,就不要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,要到喷水泉里去,要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!(刊发于2002年第十九期《读者》杂志)大概在1998年,老友左勋绘声绘色地告诉我,他的朋友养了一条鱼,一直很小,养了几年都没有变化,后来把它扔到养鱼池里,鱼一下子变得惊人的大。我据此写成了这篇所谓的“励志美文”,当时此种路数很时髦,我未能免俗。
为什么断定高考材料引自我的文章呢?因为“热带鱼”“三寸”“两个月”“一尺”等都是我信口编出来的。高考作文追求严谨,引用时在鱼类品种、各种数据等要素上丝毫不敢更改。
问题也出在这里。我的文字成为高考材料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,朋友李鲆对我说,“我一直觉得不靠谱,因为热带鱼是需要温度的。我养过热带鱼,那群大爷特别难伺候,要加热棒。”“就是室温的水,足以让它们翻白肚皮,岂能放进鱼池?”
我说,现在我肯定不会这么写了。最简单的办法,可以用“鱼”来代替“热带鱼”,但十年前年轻气盛,信口开河,不计后果。文章发表后,又无数次地被转载、引述、抄袭,以致以讹传讹。影响已然造成,覆水难收。而高考作文之引用,即是恶劣影响之巅峰。
也实在无法苛责高考作文命题组。他们没有养鱼的专业知识,也不可能因为这些材料去做调查。最主要的是,或许他们太相信即成的文字,唯书本的马首是瞻。
要说,不就是一条“热带鱼”吗?不就是三寸变一尺吗?有什么大惊小怪?何况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,或许真的存在我所虚构的这种鱼呢!
但这是一个攸关科学精神的问题。写作时虚构自己完全陌生的专业知识,小范围内传播影响或不大,但是高考作文引用了,谬误流传的可能性就翻倍增加了。
再引申下去,我们现在作文、做学问时引用的各种材料,有多少是这样得来的?似乎有根有据,有据可查,其实原始文本可能就不是认真完成的。
这样一想,难免惊出一身冷汗来,心下更给自己立了规矩:从此以后,走笔行文,定要慎之又慎。
作者:王国华